目前分類:Sam (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作者 : 『我們的股票投資FB社團』社長 Sam 大 

我參加了一個投資性的臉書社團,社團即將功成身退, 寫了些話贈送給社友們。
但是忠言逆耳,恐怕交淺言深,如有得罪之處,先向大家說聲對不起。

第一點,我想在這理財性的社團說出來,相當政治不正確,大家一定不太認同。
但是我覺得還是得說:『不要在無定的錢財上追求心靈裡的平安。』
世界上多的是因為天災人禍而讓有錢人一夕之間一無所有的例子,假如你心中的平安
就是寄託在帳戶的金額的上上下下之上,我想很難會有真平安。

第二點是要正確的面對自己,知道什麼是自己做得來的,什麼不是自己做得來的。
近二十年前,當我開始工作有多些收入可以投資時,我是從買指數基金開始的,
因為我搜尋了一些資料,我發現大部份基金是比不上指數基金的。
而我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當時是沒有能力做個股分析的。

為什麼我知道我沒有能力做個股分析呢? 我到書店買了本第五版的葛拉罕的『證券分析』,
讀完我想一想,我做得來嗎?我有時間做嗎?
(喔,這本書就是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裡,有一幕主角Will Smith拿在手上那一本。)

社友們,你真的預備好了嗎?我的兩本葛拉罕的『證券分析』,上面是剛開始工作時買的第五版,
下面的是1934年的第一版。

第三點是對大部份人來說,你的賺錢的能力會是來自你專業的工作,而不會是來自於
你投資的能力。
我的建議是先想辦法增加本業的收入吧!假如您月薪三萬元,
一年三十六萬元,要靠投資賺三十六萬元一年,就算您是天縱英明,報酬率是20%一年,
你也要有一百八十萬元來開始。你回顧自己的投資記錄,報酬率是多少呢?
所以千萬不要輕易的做白日夢,想說什麼財務自由,因此在本業上採取應付就好的心態。
假如您是年輕人,覺得台灣工資低,或是沒有好機會,就走出去吧。 這是消極一點的
想法,積極一點的想法,不管您是做那一行,您的那一行裡最好的機會真的是在台灣嗎?
如果不是,何不出去看看?畢竟人生只有一次!

第四點是假如你工作上已經有一技之長,基本的理財基礎已經穩定,那麼你是該好好
想一想長期的投資理財。
可是假如你的工作需要專業知識,難道投資不需要知識嗎?
試想當你購入一個公司的股票時,也有一個人賣給你。你如何知道到底你是對的,
還是賣給你的那個人是對的呢?假如你看到了巴菲特幾個月前買了某一個公司的股票,
您就跟著買,你怎麼知道那個今天賣給你的對方不是巴菲特? 如何評估公司的價值的學問,
學校裡都有教,您學了嗎? 您學會了嗎?如果沒有,是不是有些像是去上戰場,對手用的是
洋槍大炮,而您則是憑著赤手空拳。這樣的場面雖然悲壯,但是『義和團』真的會是
值得您效法的對象嗎?

最後一點是”Work hard and enjoy your work.” 這是我已過世的指導教授給我的忠告。
老師在半導體大廠工作了十多年,相當有成就,然後到學校擔任講座教授。或許你會
猜想說他要的是慢一點的生活步調,因此才會到學校教書。然而他卻是每天早上五點到
辦公室,連星期六也是如此!有一次我問他為什麼如此積極,他說人生太短,有太多事值得做,
而且他喜歡每天回家時,心中篤定的知道,今天的收入乃是誠誠實實得來的。

我畢業以後開始到工業界工作,前十八個月,部門改組了三次。我對這頻繁的改組以及
相對應的人事變動心中有些不安,剛好他打電話來找我,我提到這件事。
他跟我說世界上變化一定會有,公司裡的人來來去去是必然的,並且給了我這個建議。
過去十多年來,這建議對我幫助很大。

所以我轉送給您這個建議是:不管在您自己的本業上還是投資上,不管您想做成什麼,
就要認真的做,努力的做,並且喜歡跟享受自己所做成的事。我想只要您的過程正確,
努力也夠,成果一定會比運用不正確過程跟投入不足的努力更好得多。



--------------------------------------------------------------------------------------
由於天空BLOG不能留言,只好留在文章末了.
留言 1

『我們的股票投資FB社團』社長 Sam 大, 寫了些話贈送給社友們。
 
1.我想在這理財性的社團說出來,相當政治不正確,大家一定不太認同。
但是我覺得還是得說:『不要在無定的錢財上追求心靈裡的平安。』
 
2.是要正確的面對自己,知道什麼是自己做得來的,什麼不是自己做得來的。
 
3.對大部份人來說,你的賺錢的能力會是來自你專業的工作,而不會是來自於
你投資的能力。我的建議是先想辦法增加本業的收入吧!
 
4.假如你工作上已經有一技之長,基本的理財基礎已經穩定,那麼你是該好好
想一想長期的投資理財。
 
最後一點是”Work hard and enjoy your work.”
 
結論是:不管在您自己的本業上還是投資上,不管您想做成什麼,
就要認真的做,努力的做,並且喜歡跟享受自己所做成的事。
我想只要您的過程正確,努力也夠,成果一定會比運用不正確過程跟投入不足
的努力更好得多。
 
再次感謝 Sam主內弟兄對這個投資社團的貢獻. 以馬內利 ~
 
 
巴小智


 

巴小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節譯巴菲特在2014年給股東的信中對投資的一些看法
撰文者:Sam Yang
 
有問題的是,親愛的布魯特斯,不是在象徵我們命運的星宿,而是在我們自己。』   凱撒大帝第一幕 第二場 140-141節----威廉  莎士比亞                                          
“The fault, dear Brutus, is not in our stars, but in ourselves.” Julius Caesar (I, ii, 140-141) ----William Shakespeare                                                                                                              
 
巴菲特的2014年報出來了,假使你不是股東,而對波克夏的生意也不是太有興趣,那麼以下這段文字應該是比較實用的。

花了些時間翻譯,距官網貼出來大約兩小時。
我們的投資結果受到一個很了不得的順風的幫助。從1964年到2014年期間,S&P500指數從84漲到2059,包含股息再投資,漲了11196%,這也就是年報第2頁上顯示的整體回報。在此同時,美元的購買力下降了驚人的87%。這減少意味著現在的1美元只能購買1965年時13美分能購買的東西(根據消費物價指數計算)。
這裡有個給投資人有關於股票和美元之間的不同性能的重要的信息。回想一下我們2011年的年度報告,在此我們定義『投資』“為『轉讓現在的購買力給他人,因為心中有理性的預期將來在已經根據名目的資本利得來繳稅之後可以回收更多的購買力 。』

這是從過去五十多年來得到的結論,這結論不是一般人所想的,但卻是不可避免的結論。這結論是投資一組多元化的美國企業比投資一組以美元計價而價值綁在美國的貨幣上的證券--例如說美國國債--遠遠地更加安全。這結論在更之前的半個世紀中也是真的,那段期間包括了經濟大蕭條和兩次世界大戰。投資者應當留意這段歷史。這樣的事是幾乎可以肯定會在未來的這個世紀期間再發生,只是或多或少的問題。 
 
股票價格的波動總是會遠遠超過類似現金的資產。但是從長遠來看,比起一組慢慢購入的多元化的股票投資組合,然後用只有象徵性的費用跟佣金的方式來持有,貨幣計價的金融工具可以算是高風險投資 - 遠遠地更高風險投資。這樣的教訓在商學院不常教,在商學院價格的波動性幾乎普遍地被用來代表風險。雖然用這個假設來教學,可以方便教學,這假設卻是完全錯誤的:波動率遠遠不是風險的代名詞。那些把這兩個詞當成一樣的流行公式導引了學生,投資人和CEO們誤入歧途。
 
當然擁有股票以一天為期或以一周為期或以一年期比留下類似現金的資金,風險是遠遠更高的(不管用名目來計算還是購買力計算)。這對某些特定投資者是有關係的 - 比方說,投資銀行 - 它能不能存活下去,可能會因為下跌的資產價格而受到威脅,並且可能在低迷的市場裡被迫出售證券。此外任何可能有相當大的近期資金需求的單位,當然應該有適當的款項投資在國債或有集保的銀行存款上。
然而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他可以 - 也應該 - 有個幾十年的投資期限,市場價格的下跌是不重要的。他們的重點應保持在經過他們的投資期限之後,能夠實現顯著的購買力的增加。對他們來說,一個多元化的股票投資組合,隨著時間的推移分批買入,將被證明風險遠遠低於以美元為基礎的證券。
 
如果投資者,反而是擔心價格波動,錯誤地將價格波動視為風險的衡量標準,諷刺的是,他可能最終做了一些非常危險的事情。如果你願意,請回想一下,六年前專家名嘴為下跌的股價哀嘆並且建議投資人去投資『安全』的美國國債或銀行定存。誰要是聽從了這個建議,現在就只能賺一點點微薄的款項,而原來這筆錢他們是預計可以用來資助一個愉快的退休生活的。(S&P500指數當時是低於700;現在是約2100)。如果不是因為自己恐懼那毫無意義的價格波動,這些投資者可以通過簡單的購買非常低成本的指數基金來確保自己一輩子有良好的收入,因為他這樣的投資,不管股利跟或本金都會上升。(當然可以肯定的是其中也有許多跌宕起伏)。
 
投資人,當然也可以透過自己的行為,使持有股票變成高風險的事。許多投資人也真的如此做。積極地交易,試圖『掌握擇時』市場走勢 ("time" market movements ),持股不夠多元化,支付管理者和顧問不必要的高額費用,以及使用借來的錢來投資,做以上的事可以破壞一個股票的終身持有者本來還不錯的報酬。事實上,借錢來投資是不該在投資者的工具箱裡的:任何事情在市場上都隨時可能發生。而且沒有顧問,經濟學家,還是電視評論員 - 絕對不是查理和我 - 能告訴你什麼時候會發生大混亂。市場預測可以填滿你的耳朵,但絕不會填滿你的錢包。
 
犯下上面列出的投資的罪惡的人並不局限於『散戶』(小傢伙)。巨大的法人,如果當成一個群體來看,早已落後於那些只是幾十年坐得緊緊的單純的指數基金的投資者。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費用:許多法人支付大量款項給顧問,而這些顧問反過來,推薦高費用的管理人員。那真是一個愚蠢的遊戲。 
 
當然也有很好的幾個投資經理,儘管在短期內,很難確定一個偉大的記錄是否是由於運氣或是由於天賦。但是大多數顧問,對於產生高費用比產生高報酬來得在行。事實上,他們的核心競爭力是推銷。與其聽他們的引誘人的魔曲(siren songs) ,投資者 -不論大小 - 都應該讀傑克·博格爾(Jack Bogle)的『買對基金賺大錢。』
幾十年前,格拉罕點名指責投資失敗的原因,引用了來自莎士比亞的話:『有問題的是,親愛的布魯特斯,不是在象徵我們命運的星宿,而是在我們自己。』


原文出處:
TJ's Dad 
http://tjdad.blogspot.tw/2015/02/2014.html?showComment=1425173482577#c7295757220847345974



 

巴小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drew Weiss 博士是位極其傑出的避險基金經理人,同時又是位優秀的經濟學家。
他常被哥倫比亞大學的Prof. Bruce Greenwald邀請到哥倫比亞大學的價值投資班演講。
這些演講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價值投資班的網站,也都可以找得到。

承接前一部份的演講,價值投資是:『做不是自然而然的事』的第二大原因是因為
價值投資是讓人心中不舒坦的;要很有紀律的作分析是一件情緒上壓力很大的事。

大部分的人寧可買有『題材』的股票。例如治癌的新藥的公司,開新礦的公司等等。
可以跟朋友吹噓。
我們所做的其實不是那麼令人興奮,然而長期以來卻是賺更多的錢。

從人類進化的角度來看,讓人在物競天擇上成功的要素以及讓人能在投資上成功的要素,
並不是一致的。甚至說,這些人類進化的遺產,有時反而成為我們要成功地投資的攔阻。

 Weiss 博士用了以下的例子來對比顯示出他的觀點。

第一個例子是用『避免不確定性』來對比上『避免風險』:
  • 『避免不確定性』:要避免政治上的,法律上的,以及其他無法量化
    的『風險』。衍生出來的是說要買『穩健扎實』的公司的股票。
  • 『避免風險』:不管什麼樣的證券,總是會有個夠低的價錢,這個夠低的
    價錢是會增加風險調整過後的報酬率的。
    有特質的(idiosyncratic)風險
    是好的。不需要一定去買所謂的『穩健扎實』的公司的股票。
第二個例子是,『口號』對比上『邏輯引領的分析』:
  • 『口號』:投資人常常會聽到一些『口號』,可是這些『口號』其實是
    沒有邏輯上的根據的。例如『下停止損失委託單("stop loss order")』,
    要『獲利了結』(take profits),『帳面上的收益跟損失(paper gain or loss)
    並不是真的。』
  • 『邏輯引領的分析』:『邏輯引領的分析』則告訴我們發生過的事情
    已經過去了。停止損失委託單被執行時,損失已經發生了。不管我們是
    要買還是要賣股票,我們應該看的是股票的價值是否被低估。
    因此不管過去買的價錢是比今日的價錢高(所謂停損時)或是比今日的
    價錢低(所謂獲利了解時),其實是不相干的。而帳面上的收益跟損失,
    假如今天要賣當然是真的。
跟著Weiss 博士又用了另一組例子來做『口號』跟『邏輯』的對比:
  • 『口號』:另外兩個常聽到的『口號』是,『市場懲罰貪心的人』跟
    『做多的人賺錢,做空的人賺錢,豬(貪心的人)任人宰割賠錢。』
  • 『邏輯』:『邏輯』告訴我們,『市場』並不是個異教徒的神,
    坐在那裡看那個人貪心就懲罰他,那個人不貪心就獎勵他。
    市場根本不在乎你過去購入你的『投資標的』的成本到底是多少。
    那都已經是過去的事,過去的事已經過去了。
以上的這些例子都可以說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口號,也的確有不少人相信這些口號,
然而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口號卻不是經得起邏輯分析的考驗的。因而被誤導的人
卻不算少。

價值投資是:『做不是自然而然的事』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人類有進化而來的
歷史包袱。這些包袱表現出來,可以叫做『天性』。在這裡,Weiss 博士也
舉了幾個例子。
  • 『天性』:要做賣的決定比要做買的決定難。
  • 『邏輯引領的分析』:的確大部分人同意,要做關於『賣』的決定比要做
    關於『買』的決定難。然而,仔細想一想,邏輯上,關於『賣』的決定
    跟關於『買』的決定應該是一樣難的。

    只要超過基本價值就賣,不到基本價值就買,一樣只是一個比較的過程。
    或是說回收比現金少就賣,比現金多就買,就是以現金為標準來做比較
    。一般人也會知道以上所說的是合理的,然而卻又做不到,這正是因為
    人類的『天性』是演化過程的結果的緣故。
另一個人的『天性』會影響成功地投資是人如何來看待『市場』。
  • 『天性』:人類對於影響自己的事情,需要找到解釋。例如喜歡把『市場』
    擬人化。因此人們會說:『市場正在整理最近的上漲』。
    或是說:『不要跟市場的趨勢對打』。
  • 『市場紀律』:然而『市場紀律』則是說不要嘗試著去預測短期價格的變動。
    要心裡面接受承認自己的無知。更不要整天釘著看自己的股票的價格的變動。
資料來源: http://tjdad.blogspot.tw/2013/09/dr-andrew-weiss-part-1.html

巴小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 am T's and J's Dad. I like to read and to invest.I hope you enjoy
what I have to say here.          
2013年9月29日星期日

Andrew Weiss 博士是位極其傑出的避險基金經理人,同時又是位優秀的經濟學家。
他常被哥倫比亞大學的Prof. Bruce Greenwald邀請到哥倫比亞大學的價值投資班演講。
這些演講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價值投資班的網站,也都可以找得到。

幾年前我有機會透過網路聽到這一場他的演講,覺得很有收穫。前幾天注意到雖然影片
本身已經找不到了,他當時用的投影片在網路上卻還找得著。 憑著記憶跟這份網路上
找到的投影片,我花了些時間整理出一份摘要,或許對有意於從事價值投資的朋友們
有幫助。

價值投資是:『做不是自然而然的事。』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們日常生活的規則跟
我們投資股票時需要用的邏輯帶領的分析方法是很不一樣的。Weiss 博士用五組對比
來突顯這日常生活的規則跟邏輯帶領的分析方法的差異。
 
 第一組對比是:
  • 日常生活的規則: 避開沒人去的餐館,因為這樣的餐館大概做得不好。
    畢竟在日常生活中好的產品一般是受歡迎的。此外有些產品因為網路效力的
    外部性的緣故,會因為你的朋友都使用或擁有而變得更有價值,
    因此買朋友買的東西在日常生活中是有道理的。 在這裡,印象中Weiss 博士
    舉了Ebay做例子。
  • 邏輯帶領的分析:在股市中,股票的人氣已經反映在股票的價格上了。
    並且買股票並不是要買現在受歡迎的股票,而是要買將來會變得受歡迎的股票。
    也因為如此,去買朋友買過,已經漲過的股票並不會對提升風險調整過後的
    報酬率有幫助。相反的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那一些公司,因為價格已經漲上去了,
    可能更具風險。
第二組對比是:
  • 日常生活的規則: 人的直覺在日常生活中對做一些決定是有用的。舉例來說,
    在日常生活中要判斷並且決定遇上的人是不是有敵意的時候,直覺是有用的。
  • 邏輯帶領的分析:然而對於需要用邏輯來思考時,直覺沒有什麼幫助。
    因為在股市中股價已經反映了絕大多數人的直覺,所以除非有跟別人不一樣的
    直覺,運用直覺本身是沒有幫助的。Weiss 博士甚至說他如果直覺上說
    投資該如何做,他會去研究是不是該反其道而行。
第三組對比是:
  • 日常生活的規則: 我們被教導要相信自己,要顯露出自信讓周遭的人看到,
    而一般而言,樂觀的人是受歡迎的。
  • 邏輯帶領的分析:則告訴我們應該知道自己能力的極限,要自己懷疑自己
    並反省自己。要記得提醒自己在買賣股票時,跟你作買賣的對方,很可能
    知道你所不知道的事情。
第四組對比是:
  • 日常生活的規則:日常生活的規則告訴我們,要跟大家有共識,甚至於要去取笑
    那一些特殊而與眾不同的看法。也因為如此,人們常常會去尋求那些一眼望去
    就覺得穩健的股票。甚至於就買一些朋友正在買的股票。
  • 邏輯帶領的分析:邏輯帶領的分析則引導我們要找出來讓風險調整後報酬率最大化
    的投資組合。也告訴我們不需要因為擁有別人覺得像垃圾一般的投資標的而感到
    窘迫。事實上業務情況不好的公司可以是很賺錢的投資標的。
第五組對比是:
  • 日常生活的規則:在日常生活的規則裡,人際關係對成功來講是很重要的。
    日常生活的規則裡講究要有共同的信念。因為講究重視要有共同的信念,
    人們做決定時,自然會傾向於對團體忠誠。而這樣的行為也是為了要得到情感上
    跟心理上的扶持。
  • 邏輯帶領的分析:邏輯帶領的分析告訴我們,投資股票時,市場因為有許多人參與,
    因此市場基本上是不記名的。買賣的對象畢竟不是自己朋友。所以假如是因為要
    顯得忠誠而聽從朋友而去付出比較高的價錢買股票,這就是一種非常昂貴的心理治療法。
總而言之,投資股票時需要用的是邏輯帶領的分析,然而我們日常生活的規則卻引導我們
遠離邏輯帶領的分析。也難怪價值投資是在心理上是困難的,是不自然的。

資料來源: http://tjdad.blogspot.tw/2013/09/dr-andrew-weiss-part-1.html

巴小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
雷浩斯先生所著的『雷浩斯教你小薪水存好股又賺波段』。
我想假如我要教自己的孩子投資大概就會用這兩本書當教科書吧。


投資該先讀那一本書,其實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先前我推薦
財報狗教你挖好股穩賺20%,現在要推薦另一本書,仔細想一想
以也許該先讀這次要推薦的書的第一部份,再去讀『財報狗教你挖
好股穩賺20%』,最後再回來把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讀完。
我這樣含糊地講,一定沒人聽得懂,也許我該先介紹今天要談的這本書,
然後在適當時機,說明可以參考『財報狗教你挖好股穩賺20%』。

這書第一篇談的是價值投資的基本概念。先談投資是購入一個公司的
一小部份所有權,然後談以低於價值的價格購入。接著談所謂
『安全邊際』的概念。『安全邊際』是個非常非常有威力的概念,
儘管一個公司的股票的價值只能大約的估算,而無法非常精準的
計算出來,但是我們藉由『安全邊際』這概念,實務上已經可以帶來
相當好的獲利。在第一篇的最後雷先生特別針對幾個初次從事投資的
投資者容易誤會的概念,做了很清楚而精闢的解釋。


這書的第二篇就要開始教導讀者選股了。市面上股票有千百種自然
很難每個公司都去仔細看,因此必須要有所選擇。既然要選股做
更進一步的分析,自然得要有根據,雷先生建議投資人用三個指標
來篩選好股跟淘汰不良股。我想這三個方法都是極好的方法。讀者們
如能運用,應該可以得到許多益處,而能專心在值得研究的標的上。


這第二篇已經開始要用上些財務名詞了,我會建議讀者如果不熟悉
這些財務名詞,可以先參考『財報狗教你挖好股穩賺20%』的第一篇
跟第二篇,先了解這些名詞是什麼,再回來讀本書的第二篇,
這樣應該就不會有困難了。


跟著這書的第三篇是教導如何估計基本價值,書裡列出雷先生根據
他的經驗找到不一樣的公司的估計方式。估計證券的基本價值在像
New York University的Stern Business School這樣一流的商學院
裡,是研究所裡一整個學期的課,還得先修一學期的Corporate
Finance。雷先生卻能以相當簡潔扼要的方式,提供讀者們一套方法
來評估基本價值,以及找到購入的時機。


有趣的是,我想是因為有些讀者可能喜歡收取現金股利而有些讀者
可能喜歡資本利得,雷先生也特別針對這兩種不同的需求,各自提出
一套辦法,來評估決定購入的價格,跟合理出售的價位。而對於
想要有資本利得的讀者們,雷先生更特別根據股票背後公司的成長性,
來提出判斷的方式。這樣的做法比市面上有些書籍,不管什麼樣的
公司好的不好的,都假設要用一樣的本益比來購入,也以一樣的
本益比去賣出,實用也高明多了。


這書的第四篇則是以三個例子,一個例子是以想領現金股利而不想
損失本金的。一個例子是說明成長力道一般的股票。第三個例子
則是談成長率高的公司。我會建議當讀者想購入一個股票時,
根據書中的例子,依樣畫葫蘆,一步一步的查下去,應該會非常有用!


這書的第五篇則是以兩個例子來談,公司的營運或是出了問題,
或是營運還是相當好然而成長已經開始緩了下來的例子。讀者們
應該也知道台股中所謂的『一代拳王』的例子不少,因此可別忘了
照這書中的例子查一查。


最後這書的第六篇談的是風險控管跟有耐心的等待。這兩者可是
極為重要的,投資人多半知道,但卻不容易做好。希望讀者讀完
之後,在實際持股時可別忘了!我想當您讀到這一章時,這一章的
內容剛好也可以做一個很好的引子,來引入下一本我要推薦的書。


這本書實實在在是本不可多得的好書,提供了一個十分實際而可以
跟著照著執行的投資方式,我相信讀者如果能把這本書讀懂讀通
而應用在投資上,應該會發現一來獲利會增加,而二來因為投資
而帶來的壓力會減少,也就是說您的生活品質會變好。


這書跟『財報狗教你挖好股穩賺20%』,都是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
我相信讀者讀了再讀,每一次讀,都應該會有些新的亮光跟心得!


這是一本我衷心推薦的書,我也希望讀友們會喜歡。

更多詳細內容請至 Sam的Blog

http://tjdad.blogspot.tw/2014/07/blog-post.html

巴小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初次看到我很佩服的巴曉智先生推薦林茂昌先生的『用心於不交易』
這本書時,心中十分疑惑。試想假如尊夫人說要『用心於不買新包包』,
您的掌上明珠說要『用心於不買新衣服』,您的公子說要『用心於
不交女朋友』,不會很奇怪嗎?要做好一件事,要用心,難道要
不做一件事,還得要用心?



不過巴曉智先生既然會推薦,一定有道理,所以我也上網訂購了這本
『用心於不交易』。開始讀了起來,這才發現難怪這麼多人推薦。

原來這是一本投資哲學的書。金融市場中有許多人進進出出,
每天有無數筆交易,然而進行交易的人,為何進行交易呢?
假如您也選擇進入金融市場,您的投資哲學是什麼呢?
是滿腔熱血所以每天買買賣賣嗎?


這書寫得淺顯易懂,第一章談的是你到市場是選擇玩什麼樣的遊戲?
是零和遊戲,還是正和遊戲?我想讀者讀完之後應該會有智慧地選擇
正和遊戲吧! 更有趣的是,作者問了這個問題:『如果這麼好,
為什麼你要賣給我?』這是人人都該想的問題啊! 假如買雷曼兄弟
連動債的人有想過這問題,應該就不會上了當而血本無歸了吧?


第二章談的是競爭優勢,護城河的概念,基本上告訴我們的是如何
找到有競爭力,長期看好的公司。林先生的建議是一方面在財務數字
上找,一方面要檢驗人脈上,公司是不是有『人和』。


第三章談的基本上是複利,也就是時間的概念。因為進入股市買股票
畢竟不是買定存,股價上上下下,公司的營運也有可能因為競爭對手
的加入而變差,如何能安心持股,從而真正享受到複利的功效呢?
林先生在書中根據他的經驗給了非常好的建議。


第四章談的是所謂不賠錢的投資。想一想假如有人跟你玩猜丟硬幣是
正面還是反面,規則卻訂成,『正面給你錢,反面你不用給錢,
再丟一次』,你覺得如何?林先生對如何找到這樣的股票,並且在
持有時持續驗證給了很實際的建議。


第五章林先生用幾個他投資過的股票做例子來實地說明。林先生
十分光明磊落,成功的例子,不那麼成功的例子都拿出來談,
然而卻可以看到他的投資的確遵守書中的原則,在投資過程中
追求複利跟不賠錢。


結語則談『等待』跟『忍耐』,這是一大功課,並不是容易的,
因為前面談的複利,要的就是時間,就是需要等待。
我想這正是書名叫『用心於不交易』的原因吧!
書名:用心於不交易:我的長線投資成功祕訣
作者:林茂昌
ISBN:978-986-6165-50-4

P.S. 林先生是科班出身,又富有實務經驗。類似他的看法,
也可以參考我以前曾經翻譯過的這兩篇演講

價值投資:『做不是自然而然的事』---Part 1
價值投資:『做不是自然而然的事』---Part 2

巴小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約兩年前的這個季節,牧師送了我一封信,說有位印度弟兄連絡他,
說要從印度到新竹來工作,牧師發現這位弟兄會到我服務的公司來,
因此希望我能幫助他,回答些他的問題。
這位弟兄到了之後,也有他的
挫折跟磨練,然而靠著神似乎也能過得不錯。


去年秋天,他問我可不可以給他些時間跟建議,
原來他在申請美國的研究所。跟他談時,我注意到一件
有些意外的事。這位弟兄在印度是讀最好的學校,
他並沒有申請在美國最好的學校。我問了他這件事,
他告訴我他家裡有經濟上的壓力,怕申請最好的學校
會沒有獎學金。我想了想,告訴他,假如他對去某些學校,
因為屬靈的緣故,心中不平安,自然不需要為了世人的眼光
去申請這些學校。但是如果不是,也不該限制神的作為,
假如神要他去一個更好的學校,有更好的老師指導,
為什麼要自己限制自己?


他聽進去了,在申請學校這事上,也看到許多神的恩典,
南加大(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C)的教授
願意用他,拿到南加大研究助理的獎學金,據說可以專心學業,
不太需要擔心金錢的問題。


這位弟兄預計八月去美國就學,最近他在我們教會做了見證,
雖然我對他的過去有些了解,但並不完全,聽了這見證十分感動。
最近有人向這位弟兄要這見證的中文翻譯,這弟兄請我幫忙。
見證不短,因此我譯完之後,再由內子潤飾。這位弟兄的經歷豐富,
因此文章有些長,將分上中下三篇刊出,希望讀友們喜歡。

更詳細內容,請至Sam的Blog瀏覽 ...


http://tjdad.blogspot.tw/2014/06/blog-post_27.html




巴小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個星期,我分享了我歷年來,自己慢慢摸索之下,所讀的幾十本書。
我是個工程師,投資是我的嗜好,讀這些書時並沒有一個完整而全面的計劃,
其中也有很大的一部份只是因為好玩。只是好玩歸好玩,慢慢發現這嗜好
不但不花錢,而且在生活給了自己一些彈性,可以做自己該做的事跟想做的事。

在生活中,過去歷年來,也偶爾會有一些年輕朋友,問我有關投資的問題。
在這些朋友當中,我覺得最值得花心思跟力氣去幫助的是那一群想要發展
自己投資的能力的朋友們。我也很樂意幫助這些朋友來發展這樣的能力,
但是基本上的一個困難是,告訴他們讀完三、四十本書再來投資,
並不是一個很實際而在大多數時間可執行的方法。

假如我給這樣的建議,恐怕一百個中只有一位能夠去執行。更何況這些書
多是英文寫成,我讀的是英文本,翻譯完了之後,到底能不能讀,實在並不清楚。

 這樣的困難,在去年終於得到了一個解決的方案,去年夏天我無意中
看到了財報狗團隊的吳先生跟鄭先生所著的『財報狗教你挖好股。』
假如我萬一有教人投資的資格,那我會選用這書當做教科書。

這書的組織很好,一開始先教導損益表,然後導資產負債表跟現金流量表。
然後開始教導評估股票的『基本價值。』評估基本價值是門藝術(Art),
書中也針對不同類型的公司提供比較實際可行的做法。

這三篇用的例子都取材於日常生活中,十分的平易近人,真是虧吳先生
跟鄭先生能想得到! 我想開始學投資的朋友們,這前三篇假如能夠讀好
並且內化,在股市中,應該不大容易因為股票買貴了而虧錢。
『不大容易因為股票買貴了而虧錢』這話聽來容易,其實倒也不是那麼容易。

書中的第四篇講的是如何把握公司成長的動能,這在台股中相當重要,
畢竟台股中許多公司都不大,因此有成長的機會,把握的住這樣的機會,
可以相當程度的提升投資報酬率。而且台灣的公司因為必須揭露每月的營收,
因此給投資人一些如果用得對會有用的資訊。這部分在翻譯的談美股的
書中是沒有的,因為美國公司並沒有義務每個月公布營收。
實務上似乎只有少數行業例如零售業跟汽車業會每個月公布營收。

書中的第五篇是很有趣,而非常重要的一篇。我們投資多半會去看看
過去的財報。我們常常聽到的一個反駁的看法是財報已經是過去式,
讀了要做什麼,又不能保證未來跟過去一樣。我自己覺得這反駁的看法
是有幾分道理的。不過我們在公司工作,面試新人時,難道也不去看履歷表?

我們評估一個公司的價值,當然是看未來會賺多少錢,之所以去看這公司
過去賺了多少錢,只是因為假設過去跟未來有一定的連續性,不是嗎?
假如公司的未來會如你所預期的,難道在過去的報表完全沒有蛛絲馬跡?
這第五篇基本上是在處理這樣的一類問題。

書中的第六篇,則實際選用了七個類型的公司當做例子實際運用書中所學。

這是本實用的書,必須實地操作才能完全顯現其價值。有心學習投資的朋友,
我會建議搭配免費的財報狗網站來使用。

更多詳細內容,請至 Sam大的Blog瀏覽 ~
http://tjdad.blogspot.tw/2014/06/blog-post_21.html

巴小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同學Gary是位有二十多年創投經驗,並且擔任過多家上市櫃公司
法人代表的投資高手,他看我的部落格人氣差了點,特地撥冗提了幾個問題,
幫我的部落格製造些人氣。我在這裡要先謝謝他!

有兩個問題想請教, 首先為什麼會選這些公司呢?因為 low P/E?
你看好這幾家公司未來的business growth 嗎? 

其次, 你有看過除了buffett之外的書嗎? buffett雖然是大師, 不過就像
picasso or monet一樣,可是有深厚基本功做基礎的, peter lynch 有3本書還不錯

我想也許回答這兩個問題時,先回答第二個問題,然後再回來回答
第一個問題會比較容易一些。

我個人因為除了上班以及教會的事之外,並沒有其他事務,
基本上『學習投資』是我的嗜好,這有點像有人喜歡收集茶壺,
有人喜歡收集相機,有些女孩子喜歡收集鞋子跟衣服。

至於第一個問題,這些公司各有各的問題,舉例而言,做代工的有薄利的問題
跟成長性的問題,做鋼鐵的有開放大陸鋼鐵銷台跟台灣內部需求量的問題,
做苯酚的有大陸大量擴產的問題,做產險的有台灣市場飽和的問題,
做強固電腦的有歐洲國家需求問題,做馬口鐵罐的有可能失去一個客戶就有
巨大的影響的問題。要提醒的是,這些股票,有些其實已經漲了30-50%,
靠近賣點了,我也不再加碼,希望讀友中間不會有人跟單。
 
然而以我之見,假如這些問題的影響,已然反應在股價上,那麼問題就不是太大。
假如股價的反應過度,而有mispricing的現象,這時候才是購入的『時機』。
上市櫃的公司,假如營運是完美的,成長性是完美的,除非有金融海嘯之類的事件,
否則我想股價也會是完美的。投資這樣的標的,那我大概不會有優勢可言。
 
專業的投資研究機構我想會講究得到『過人的資訊』。我以為股像我這樣『外部』
的一般投資人而言,在在股市中投資要依靠擁有『過人的資訊』這件事,
我想我是不可能有競爭力的。因此我只能去找有因為有『結構性』的原因,
讓法人機關不能購買的標的。
 
我希望我的答覆還算及格,也對讀友們有幫助。

更多的精彩內容請點選下列網址:

http://tjdad.blogspot.tw/

巴小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要的是第一還是唯一?』,以及五月二十三日持股

有一條路人以為正,至終成為死亡之路。     -----------箴言16章25節

『你要的是第一還是唯一?』,二十多年前,我還是個研究生時,
在教會上主日學,我的主日學老師孔毅弟兄如此問。我沒想到,
這個問題帶來的討論跟接著孔毅弟兄的分享會影響了
後來我整個的人生的方向。

孔弟兄問的這問題,帶出來的討論,基本上是說,世界上有七十億人,
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模一樣的。每一個人其實是可以活出自己不一樣的
生命的。然而人往往受世界上的價值所左右,追求一模一樣的事。
因此從小要讀最好的小學,最好的初中,最好的高中,最好的大學,
就這樣一路下去。畢業後開始工作,要做最好的工作,
住最大的房子,開最貴的汽車,一輩子追求所謂的『更好的』,
而這樣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最後,窮得只剩下錢,失去心裡的平安跟喜樂,
也失去了幸福感。甚至失去永生!

孔弟兄是位事業很成功的人士(註),他跟著分享說,雖然世上的人,
很少是一模一樣,然而從在事業發展的角度來看,大部份人的特質是
『大同小異』的,因而真正讓一個人有價值的不是那『大同』的那部份,
而是那『小異』的地方。

當我們追求『第一』時,我們是用我們跟別人『大同』的那部份競爭。
然而假如我們追求的是『唯一』時,我們就不再是用『大同』的那部份
與人競爭,而是靠我們獨特的地方來體現自己的價值。孔弟兄指出,
真正成功的人往往是因為他們是『唯一』的,
而不是說他們靠著天天跟人搶『第一』而成功。

前幾天我發現有人將孔弟兄最近在這方面的分享,放到了Youtube上,
影片大概八分鐘長,前面一分半鐘是引言,孔弟兄的分享大約從一分半鐘
之後開始。我覺得這段影片很值得想要有充實而成功的人生的朋友聽一聽。
影片的超連結在這裡

應用『你要的是第一還是唯一?』這概念在投資上,我的做法基本上是不去碰
那些很受歡迎,很受注目的股票。買這樣的股票,就是要跟人在資訊來源上
,又或是在買賣的速度上爭『第一』,我是個上班族,我知道我不可能在這些
人人注重的事情上真的是『第一。』因此這條路是走不通的。

然而我不在意自己做個『唯一』,找一些一般人不會注意,而法人有其他
外在因素而不能買的股票,或許我能在投資上得到合理的報酬。
投資台股也將近兩年半了。心中好奇績效到底如何,用Quicken的投資績效
計算功能算了一算,年化報酬率竟是33.5%。我想這代表的大概是整個股市的
上漲而非我真有如此好的投資能力。但是『唯一』這一條路,或許是走得通的。

更多的精彩內容請點選下列網址:

http://tjdad.blogspot.tw/

巴小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因為你們的財寶在那裏、你們的心也在那裏. ------ 路加福音 12:34 

幾年前一位好友問我有關理財的事,我為他預備了一份材料。
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跟他夫婦兩人分享交通。後來隔了一年之後,
好友的部門請了許多剛畢業的博士、碩士。好友是部門的主管,
也希望部屬們能有穩固的財務基礎,因此找我給他的部門同事談談理財。
所以我花了點時間,把原來的材料再行擴充改寫。用了一個多小時,簡單的談過。
根據以上的經驗,我想這份材料的份量,談起來假如只談而不回答問題,
大概是一個多小時的份量。但是如果要好好地討論,倒也可以花上幾個週末早上的時間。
理財這件事,雖然要緊,但是我二十多年前讀大學的時候,
好像學校是不教的。不知道現在學校教不教?
因此我是一直到去到美國念研究所時,因為是窮學生,
的確是有實際上的需要,才開始自行摸索理財這件事。
也正是因為這是在美國讀書跟工作時自行摸索的,我其實並不大了解,
一般常用的理財術語在中文裡到底該怎麼講。
所以我為朋友的部門預備這份材料時,是用英文寫的。

最近有些時間,我就試著把這份材料翻譯成中文,希望可以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們。
只是有些名詞我也不大會翻,而且畢竟事過境遷,所以有些例子的選擇也不完全一樣。

這份材料大概可以分為三大部份,第一部份是總論,講的是理財背後的原則。
第二部份是談理財的步驟,用意是讓聽眾了解實際理財是有步驟的,
因此可以按步就班來做,最後第三部份才是一些執行上實際的考量。




更詳盡內容請到Sam 的 Blog閱覽.謝謝喔~

http://tjdad.blogspot.tw/

巴小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我們的股票投資社團 管理員 Sam 大  2014/4/19日

 讚美復活的主,巴大平安。
最近讀到一份從事投資業的美股的季報,季報的作者討論到一個問題:『投資新
興國家市場指數的報酬真的比投資已開發國家市場高嗎?』我覺得作者的想法相
當有趣的,引人深省。雖然我還不知道有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說這位作者說得是對
還是不對,但我覺得是非常值得好好想一想。因此我就把這段文字翻譯成了中
文,分享給讀者們參考參考。
http://tjdad.blogspot.tw/2014/04/blog-post.html 以下是譯文:
『投資新興國家市場指數的報酬真的比投資已開發國家市場高嗎?』
幾乎投資人都同意的一個假設是,透過像摩根史丹利銀行新興國家
市場指數基金(MSCI Emerging Market Index ETF,  ticker: EEM)
來投資新興國家市場,可以提供比投資已開發國家市場高的報酬率。
首先,我們先要澄清得一清二楚。為什麼要用指數來投資呢?
簡單的來說只是因為大家觀察到說,大部份可以自由斟酌買什麼股票的
基金經理人他們的績效表現其實並沒有比指數來的得好。
因為大家相信市場對股票價格的定價是有效率的,所以很合理的,
大家應該採用成本比較低,而且理論上比較沒有個股風險的指數投資法。
這樣的說法在學術界可以說已經是被全盤接受了的。

不幸的是,很少有投資人會去檢視以下這些事:用來挑選指數成份股
的規則,成份股個別的特性,什麼樣的股票會被排除在外,以及為什麼
特定的成份股會被選上。即使我們在最後同意接受創立指數者全部的選擇,
我們至少應該去瞭解指數它定性上的一些特性。但是我們投資人其實
並不會這樣做的。
我們並沒有去瞭解一個指數它的特性。我們做反而是,靠人家供應我們
一些資料。例如像是:年化報酬率,價格變動率,交易流動性,以及歷史上
跟其他的指數的關聯性。這些都是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中的統計數字,
用來建立投資組合的目標,為得是得到自己選擇的歷史報酬以及歷史價格
變動率之間的最佳平衡。之所以這樣做,背後的假設是,這些投資組合的
『積木』,例如像是:美國國內大型股指數,小型成長股指數,或是
國際大型股指數,在將來表現出來的行為會跟過去歷史上表現出來的
行為一樣。這就好像買一部新車,買主只要把鑰匙插入車子的點火系統,
就可以開車了。但是假如車上的標籤是不準確的該怎麼辦?標籤上說
一加崙可以跑四十英里,但真的嗎?
所以再回來想一想原來的問題,『投資新興國家市場指數的報酬比投資
已開發國家市場高?』我們知道投資新興國家市場指數是個廣受歡迎的
投資方式。單單兩個指數基金,iShare MSCI新興市場指數基金(EEM)
跟先峰FTSE新興市場指數基金(VWO)就幾乎有一千億美金的資產。當然還有
其他的指數基金,共同基金跟私人基金是用相同的方式來投資的。
我們知道這些市場是有很大的價格變動的,而我們也相信說我們『確切知道』
這些指數的報酬率高出許多。我們先來談談價格的變動率好了。iShare MSCI
新興市場指數基金(EEM)是在2003年四月成立的(儘管這個指數基金的基礎,
最早是用十個國家的股市來算,是從1988年就有了的。)從2003年四月起的
十年裡,只有一年的價格變動是少於百分之十的。(請見下圖一)。也就是
說在這十年裡,不管價格是漲了還是跌了,在九成的年份中,漲跌都多過
百分之十。而平均的價格變動則是高達三十個百分點。從這指數開始以來,
這指數的年化報酬率是14.3%,這是一個高的令人驚異的數字。
這是真的嗎? 數字本身當然是對的,是準確的。但是這數字真的是有效的嗎?
是有確實根據的嗎? 
圖一,摩根史丹利銀行新興國家市場指數過去十年的報酬率

以新興國家市場來說,單單要設計出來一個市場指數都會有些技術上的困難。
第一個困難是,儘管在1900年在新興國家市場就已經有了證券交易所,
這些證券交易所在不同的時間跟方式都曾經被完全的消滅(wiped out)。
舉例而研,在中國變成共產國家之前,上海是有個證券交易所的。
當中國變成共產國家之後,這證券交易所就被完全的消滅了(wiped out)。
在布爾什維克黨人(共產黨人)接管俄國之前,曾經是有個俄國證券交易所的。
同樣的,從前是有匈牙利證券交易所的,從前是有羅馬尼亞證券交易所的,
從前是有波蘭證券交易所的。當俄國人接管了這些國家之後,俄國人
並沒有給投資人留下太多東西。甚至於連德國股市都曾有過不連續
(discontinuity),畢竟曾經有半個德國是給蘇聯佔領了。就算那些能在過去的
西德存活下來而在戰後被馬歇爾計劃救活了的公司也至少損失了一半的資產。
基於以上的原因,我們實在不清楚怎麼能夠拿1900年代前期的股價來建立一個
市場指數。即使你能夠拿1900年代前期的股價來兜出一個市場指數,因為中間
有幾十年的期間,這個市場指數會是,那這市場指數到底又代表什麼?
你唯一能做,去找出那些需要重新建立(或是說定義)整個市場的時間點。 
以俄國跟中國的情形而言,我們至少還有過去二十多年的資料。這是兩個位於
新興國家的主要市場。更進一步的來探討,最初的俄國跟中國的股市指數資料
是非常容易誤導人的,因為究竟這兩個股市裡的那些公司是怎麼樣上市的?
當時,這兩國政府擁有這兩個國家的每個公司。
這兩國政府基本上是把
資產賣掉,然而卻又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價錢來賣才是(或是說,
這兩國政府也許故意把價錢定得很低,來圖利那些在政治上跟財務上
有辦法來申購股票的人。)所以投資人在這兩個股市剛成立時能夠得到極高回報
是因為這樣很特殊而不常見的際遇。然而正因為這兩個股市的歷史還不長,
這些特殊際遇對於過去指數表現的資料仍然會有很大的影響。
越南可以說是另一個類似的例子。
當我們考慮到這樣的特殊際遇,我們可以問說至少單從對預估未來報酬率
的角度來看,新興國家股市的報酬的歷史資料真的是有意義的嗎?

也許也有些例外,好像說並沒有上述這個問題的巴西,它的股市是很狹隘的,
從前並沒有很多上市的公司,也只有不多的公司以公開上市的形式存活下來。
我們可以在墨西哥找到一個因為很狹隘的股市造成失真的例子。
有一段時間,墨西哥電信(Telefonos de Mexico)基本上佔了墨西哥股市的
絕大部份。這公司有很高的殖利率跟兩倍的本益比。為什麼會便宜到兩倍的
本益比?因為在1982年,如果你住在墨西哥而想要有一隻電話的話,
你就得要買墨西哥電信的股票。這是唯一一個弄到一隻電話的法子。
這公司當時是由墨西哥政府控制了,公司的財務狀況是不健全得可以嚇死人,
但是也沒有其他好辦法來提供現代化的電信服務。
當年其實沒有人會真的想要持有墨西哥電信的股票,可是因為要裝電話
的緣故,每個人都被迫去買這公司的股票。因此,當他們裝好了電話,
他們就會馬上賣出墨西哥電信的股票。後來當政府最後放棄了這樣的政策,
墨西哥電信的股票就從兩倍本益比,升到了十二倍到十四倍本益比。
在1988年一月一日摩根史丹利銀行新興國家市場指數(MSCI Emerging
Market Index)開始時,墨西哥股市佔了指數百分之八的權重,在創立
摩根史丹利銀行新興國家市場指數(MSCI Emerging Market Index)後
最早的那五年,墨西哥股市的年化報酬率超過了每年百分之五十。 
圖二,三星(Samsung),台積電(Taiwan Semiconductor),鴻海
,信息系統(Infosys)所在的國家以及來自本國營收所佔的權重。
做個比較看看,在標準普爾五百指數裡最大的三家公司,蘋果(Apple),
艾克森美孚(ExxonMobil)跟谷歌(Google)合起來大約佔標準普爾五百指數
百分之七的權重。想像一下這三家公司漲得多到整個標準普爾五百指數
連續五年每年漲百分之五十。因為墨西哥電信是佔了墨西哥股市的絕大部份,
這個不尋常的現象叫整個墨西哥股市有了非凡的報酬率。可是我們能夠從
過去十年墨西哥股市有非凡的報酬率這件事,來合理的推論將來墨西哥股市
的報酬率是如何嗎?
這樣不正常的現象在其他的新興國家市場的股市
也看得到。因此在使用歷史上新興國家市場報酬率來推論說報酬與風險
是多少時應該要極度的小心。


以現在的特性來說新興國家市場的歷史資料還有另外兩個問題。
一個是『源起』的問題。當新興國家變得更企業自由化,同時更多公司
上市了,這些國家的股市變成了被活躍於出口或是活躍於國際貿易的世界級
公司所支配。以巴西的例子而言,巴西淡水河谷(Vale)這家全球性的聯合企業
從營收跟獲利的來源來看,真的算得上是個巴西公司嗎?俄國那家供應歐洲
百分之三十天然氣的俄國天然氣公司(Gazprom)又如何呢?以南韓來說,
三星(Samsung)經濟上來說真的算是一家南韓公司嗎?
我們也可以對許多印度的電腦服務業以及軟體業的公司問同樣的問題。
以決定這些公司未來的獲利成長的角度來說,在新興國家市場指數裡
最大的這些公司所提供給投資人的,其實是向新興國家採買貨物與勞務的
那些已開發經濟體本身所帶來的報酬與風險,而不是新興國家人口組成不一樣
或是讓新興國家跟已開發國不一樣的經濟特性所帶來的報酬與風險。
第二個問題是『規模大小』的問題。在新興國家市場指數的這些主要的成員,
當真是比較好的成長載具嗎?假如你去檢視新興國家市場指數你會找到
中國工商銀行(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跟中國移動
(China Mobile)。這樣的公司真是成長型的公司嗎?真能想像說中國工商銀行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每年成長百分之十五嗎?
或是以中國移動 (China Mobile)來說,當中國已經人手一隻手機時,
中國移動 (China Mobile)真的能算是一間成長型的公司嗎?在中國現在有
十二億隻手機,換句話說每一百個人已經有八十九隻手機;美國的這個比例
則是每一百個人有九十隻手機。同時連中國政府都不希望中國移動
(China Mobile)在市場上獨大,已經想辦法要防止中國移動 (China Mobile)
有更高的市佔率。
類似的情形,像三星(Samsung)跟台積電(Taiwan Semiconductor)是
新興國家市場的投資標的嗎?它們的產品是賣到已開發國家市場的。
那麼為什麼它們的成長率會跟已開發國家市場的公司很不一樣?從2008年中
起的這段時間來看,新興國家市場的投資報酬率跟已開發國家市場的
投資報酬率並沒有太大的不一樣。這些事實是投資人應該一定要認清的。

巴小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月十五號持股記錄
一個朋友問我為什麼最近沒寫文章。最近工作忙,也就不發文了。
不過想一想,寫篇短文,記錄一下自己今年到目前為止的持股
跟一些買賣,以待來日的參考,免得將來選擇性的記憶失真,
也是不錯。這文章單純為學術討論,並不對文中提及的證券
建議購買或賣出。

http://tjdad.blogspot.tw/2014/03/blog-post.html
各個欄位的意思應該還算清楚,成交均價是根據券商提供的,
已經根據收到的股利調整過。最後一欄的比重,是指相對於
個人持有台股帳戶的持股的比重。

基本上,今年到此為止是賣多於買,因為什麼東西都很貴,
不容易找到有足夠的安全邊際的標的。今年唯一的新持股是
力成(6239)。這主要是在二月底以前小買的,寓意是要提醒自己,
注意這個公司。在力成跟Tessera(NASDAQ: TSRA)和解後,
我拿了日月光跟矽品兩家公司做對照,我先假設封測業的
技術壁壘不高,因此長期這三家公司的股東權益報酬率不會差很遠。
就用大約這樣的概念來估計力成將來的獲利能力。並依此大約
估了個價值。結果因為安全邊際不太夠,我決定先再等待看看
有沒有更好的市面價格。如果有夠大的市面價格跟基本價值的落差,
我會考慮再加碼。
 
此外,我也正慢慢加碼FB上証(006205)中。有關購買FB上証
這個ETF,我的看法跟巴小智弟兄還有我的朋友林醫師是一致的。
對於ETF我覺得像林醫師一樣用長期的迴歸分析,是比較容易有收穫的。


今年仍然主要在收割,感謝神,收益比內子跟我原來所求,
多了不少。以下是今年賣出的持股。

我天天不斷提醒自己,一定要對人性有信心,因為大多數人
總是在該害怕時貪婪,該貪婪時害怕!

 
Disclaimer: 
Under no circumstance is this an offer to sell or
a solicitation to buy securities discussed herein.
  
不管在任何情形下,這文章不對文中的提及的證券,建議購買或賣出。 
I am long 006205, 1215,2324,3010,3213,3231, 5609,5904,6239,6605,8072,8114, and 8210 presently.
However, I may buy or sell these securities without
any additional notices。 我目前持有006205,1215,2324,3010,3213,3231,5609,5904,6239,
6605,8072,8114 跟8210。
然而我如果買賣這些證券,將不會另行事先通知。

巴小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我這輩子看過最棒的投資分享文,
Sam非常謙卑真是很棒的主內弟兄。
上帝的好管家﹏ 感謝主!
 
分享這一兩年來投資台股的經歷跟一些感想
 
一個不懂台股的人,假如願意做功課,行事儘量謹慎而理性,敬畏神,因而不去預測自己不能預測的事情,能夠記得買股票是買一個公司一小部份的所有權,因此願意花時間弄清楚合夥人是誰,做什麼生意,競爭者是誰,能夠把握住上帝給的機會,我想是有機會得到不錯的回報的。
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 ---傳道書九章十一節
 
歲末年終,寫下來這一兩年來投資台股的經歷跟一些感想,也好來年反省自己時可以參考。
 
人生中,凡事總有第一次。購買臺股對我來說其實是件相當新鮮的事。開始為自己投資台股其實是兩年前,也就是2011年的年底開始的。當時工作上忙了四、五年的一個大案子終於告一段落,稍稍在假日有些自己時間。看了看銀行帳戶裡,有一筆錢,就問內子要不要拿出來把房貸的尾款付清。內子想一想之後說,房貸的合約有規定,在三年的時限裡付清貸款的話,是不能拿回權狀的,還是得要等足三年才行。內子又說房貸年利率只有2.4%左右,問我如果拿來投資,會不會有比較高的報酬。
 
我聽了之後,猶豫了許久,因為雖然我有些許投資美股的經驗,但個人並沒有投資台股的經驗。唯一的經驗就是在七八年前,叫家中長輩買統一超,全家,跟吃了官司的茂順這三檔股票。

雖說家中長輩因此也有小賺,然而我自己覺得這些都只是運氣好,實在沒有太多技能可言。更何況許多報紙上
投資版的新聞中用的專有名詞,我都不懂,要是想要投資台股勢必得要先弄懂這些專有名詞。只是心中實在不確定,到底值得不值得去做投資台股這件事,畢竟我還是可以把資金放在美股裡,在一個比較熟悉的戰場上打仗。但是後來轉念一想說,試一試也好,畢竟凡事總有第一次,沒有人天生什麼都會。全家人住在臺灣,有些開銷畢竟是花用台幣,用台幣領一些現金股利來應付開銷,還是有它方便的地方。
 
因此我就抽空去了趟書店,買了一份股市總覽,我就利用一個星期天下午,一家一家一頁一頁的翻過去,大部份的公司瞄了一兩分鐘,就知道自己或是沒有本事買或是沒有意願買,這時就直接跳過去,開始看下一個公司。這基本上只是在作篩選的工作,主要看的是過去幾年公司營運的情形如何。我想要避免的情形是:買到的公司的營運情形起起落落,完全不知道今天買到的公司的本質是否會明天就變了,這是我沒有本事買的。也希望找到一些競爭不要太激烈,因此大家都有錢賺的行業中
的公司。至於有些公司,穩定虧損的,則是我沒有意願買的。
 
事後想起來,買股的時間剛好是許多股價便宜的時候,才有可能找到這麼多投資標的。下圖是過去五年的台股加權指數的走勢圖,
藍圈圈是大約購入的時段。
 
其餘內容請到Sam的BLOG瀏覽...

巴小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